1402年,年仅三十七岁的铁铉在济南城破后被俘。消息传到朱棣耳中,他并未立即处死,而是下令将铁铉押解至应天,以示众人。朱棣一向心狠手辣,他先割掉铁铉的耳鼻,再强行将其煮熟塞入口中,并冷笑着问他滋味如何。面对残酷羞辱,铁铉却怒声回应:“忠臣孝子的肉,有何不可吃!”这一席话,令朱棣颜面尽失,暴怒之下命人将铁铉处以磔刑,骨肉分裂,又将尸体投入油中煎炸。铁铉死后,家人亦惨遭株连,长子发配充军,次子被贬为官奴,不久便死于折辱,妻女更被发卖为官妓,饱受凌辱。如此结局,足见朱棣对铁铉恨之深切。究竟,这位铁骨铮铮的将领,做了什么,让朱棣如此咬牙切齿?
铁铉,河南邓州人,元代回族之后。洪武年间,朱元璋因废除科举,改由各州府推举贤才入国子监。聪颖机敏、熟读经史的铁铉,正是由此进入仕途。朱元璋见过他后,十分欣赏其才干,亲赐“鼎石”二字,勉励其刚正不阿,辅国尽忠。此后,他由礼部迁入五军都督府,开始掌管兵事,逐渐崭露头角。
展开剩余67%朱元璋去世后,皇太孙朱允炆即位,推行削藩之策。周王、齐王被贬,湘王被逼自焚,北平燕王朱棣遂起兵谋反,史称“靖难之役”。起初,朱允炆派耿炳文、李景隆出战,但前者犹豫不决,后者更是溃败如山,数十万兵马损失殆尽。就在李景隆仓皇南逃时,铁铉带着收拢的败兵赶赴济南,恰好支援盛庸。盛庸兵力有限,眼见城池难守,铁铉却率几千人马重整防线,硬生生挡住朱棣大军,使燕军在济南城下连遭挫折。
朱棣久经沙场,却对铁铉陌生,因此轻敌冒进,结果损失惨重。等到他正视铁铉时,仍无法攻破济南。为了尽快突破,朱棣一度用黄河水灌城,企图逼降。铁铉权衡利害,为保城中百姓,决定佯降设伏。他设计放下吊桥,诱朱棣入城,险些将其当场砸死。可惜事败,朱棣死里逃生,愈发仇恨铁铉。
此后数月,朱棣炮轰济南,却因城楼上悬挂朱元璋画像,不敢轻易攻打,以免落下“不孝”骂名。三个月后,他只得撤退北还。百姓因此尊铁铉为“城神”,朱允炆亦封其为兵部尚书,倍加器重。两年后,东昌会战再度证明了铁铉的才能,他与盛庸大败燕军,斩其名将张玉,使朱棣首次品尝惨痛挫折。自此,朱棣绕道而行,避开济南,可见对铁铉的忌惮。
然而,局势终究未能逆转。朱棣凭借绕道徐州之计,直逼应天。朱允炆失踪后,燕军顺势南下,济南孤立无援,很快被攻陷。铁铉被擒,押至应天,面对朱棣毫不屈膝,仍然忠心不改。正因如此,他惨遭酷刑,最后以最残忍的方式殒命。尽管身死家破,他的忠烈精神却在民间广为传颂。明万历年间,朝廷为其平反,列入“忠臣庙”,成为后世敬仰的典范。
铁铉的一生,虽终结于惨烈,但他以坚毅之心守护大明疆土,以铁骨之身诠释忠义,留下的是千古不灭的精神丰碑。
发布于:天津市股民配资平台,红牛配资,温州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